人才培养模式案例:创新构建 “四线贯穿、书证融通” 人才培养模式 培育复合型智能建造技术技能人才
时间:2025-06-09
大疆无人机测绘工程师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案例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立足北京,面向城市智慧建设产业群,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道德水平高尚、职业素养良好、专业技能高超、理论知识扎实,掌握卫星定位、无人机航测、三维扫描、智能测绘、绿色建筑、GIS应用、BIM应用、VR应用、自动化变形监测、可视化应用和建筑智能化运维等技术,具备建筑智能制造、城市智慧建筑运维、数据采集与应用和对外交流能力,能够从事智能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处理、智慧工地管理、装配式施工、智能建筑运维管理、城市修缮和北京文化名城保护等工作,取得2-3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复合型国际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四线贯穿、书证融通、工学交替”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协同创新“四线贯穿,书证融通,工学交替”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四线贯穿指工程实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思政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企业导师指导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书证融通指学历+技能等级证书;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同时,还将通过学业成果认定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八学段、工学交替”灵活多变的教学组织模式保障学生学校学习和岗位工作的成才过程交替完成。
构建“学训一体项目教学→校内强化实训→工程实践→顶岗实习”四层次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每个层次都包含了知识技能目标和思想品德目标,逐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对精湛技艺的追求意识,使核心技能得到多层次的训练,意志品质得到多层次的磨砺。
图1 “四线贯穿、书证融通、工学交替”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构建融通进阶式课程体系,开发“互联网+”教学资源
1.构建“一平台、双融合、多通道”进阶式课程体系
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一平台、双融合、多通道”进阶式课程体系。
图2 “一平台、双融合、多通道”进阶式课程体系
基础平台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素质素养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适应学生共性素质和能力培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多通道就业打下厚实的基础。将专业之间相互交叉的核心知识技能相融合,将BIM、VR、GIS、卫星定位等新兴高新技术融入核心课程,优化课程开设结构,为行业、企业提供“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工程师学院拓展课程为学生提供可交叉互选课程,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及跨岗位就业能力,实现多通道职业发展。
2.对接职业标准,产教融合开发课程标准
联合测绘学会、AOPA协会、建筑行业协会、工程管理行业协会和合作企业共同参与编制专业群课程标准。通过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将工程测量行业标准、无人机测绘操作员行业标准等标准融入课程标准,把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课程,校企合作开发专业群课程标准。
图3 工程师学院依托专业群课程标准内涵图
3.“互联网+”教学资源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建设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等级考核和社会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互联网+”优质教学资源和平台,教学资源包含精品在线开放课程、VR沉浸式课程、虚拟实训项目、数字教材、AR教学素材资源、国际通用标准规范等,通过创设远程互动数字传输课堂,破解时空障碍,实现校企联合教学。
图4 “互联网+”优质教学资源和平台
四、课程模块化教学精细化,课堂智慧化教材立体化
1.模块化课程促进合作教学,精细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从行业岗位需求出发,根据工作程序和工作规范,解构一项典型工作成“公共模块”+“专业模块”+“X证书模块”,提升课程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图5 模块化课程、精细化教学
2.智慧课堂提高教与学效率,VR沉浸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建设智慧课堂,智能终端记录学习过程,给出个性化“诊断数据”,提高教学效率。“互联网+远程互动”课堂,把企业技术人员引入到教学,现校内外教学的互融、互动、互补。
沉浸式教学配合企业现场实训和VR微视频AR立体资源等线上资源,实现“虚实结合+线上线下结合”的立体式教学模式,增加教学的时效性、多样性,促进自主、泛在、个性化学习。
图6 教学方法改革示意图
3.活页化教材满足个性需求,立体化教材打破虚实界限
“以学生为中心”,将行业、岗位标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以及企业优质工程案例资源融入教材,联合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等校企合作企业,共同编写《GNSS卫星定位测量》等30套“立体化”活页式教材,实现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匹配应用。
图7 “立体化”活页式教材
五、人才培养成效
1.赛证双引领,学生大赛成绩突出
牵头专业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共获得10个学生技能大赛国家级一等奖。工程师学院项目开展以来,学生在省部级以上技能大赛中获奖70项,其中国家级奖项3项,技能大赛综合成绩突出。
2.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创新创业成果显著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在省部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46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项。学生成立公司3个,自主创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