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典型案例

项目整体案例:校企协同打造无人机人才培养高地 赋能首都智慧建设



大疆无人机测绘工程师学院项目整体案例

一、建设任务概述

大疆无人机测绘工程师学院项目建设目标是打造国内一流的无人机人才培养基地,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技术服务。为实现这一目标,学院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化教学、共建实验室、共同开发课程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本案例将从建设任务的四个方面进行总结:产教融合的主要做法、校企合作的主要做法、校企协同育人成效、企业参与合作成效。

二、产教融合的主要做法

1.构建校企共建共享的人才培养模式

大疆工程师学院积极构建校企共建共享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将企业的技术需求、工作流程和企业文化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最新的技术和行业动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广泛开展行业企业调研,深入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工程师学院与多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双向交流、共享资源等方式,实现了校企之间的深度融合。学院定期组织企业专家来校进行讲座、研讨等活动,通过该工作了解行业最新的技术和动态,与企业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图1 校企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共建实验室

大疆无人机测绘工程师学院与多家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提供给学生更丰富的实验条件和设备。学院打造了无人机组装与维修一体的实训室,为学生提供了认识无人机以及动手组装无人机的平台,还建设了先进的无人机数据处理中心,可满足无人机教学与生产的双重功能,同时,企业为学院提供了校外训练实践基地,让学生得到更充分的训练。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实训室无人机设备

三、校企合作的主要做法

1.共同开发课程

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设计和实施课程。在这种模式下,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课程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实施和课程效果的评估,以实现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校企共同研发课程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确保课程内容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调整课程结构,增加实践性强、与企业需求相匹配的课程,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同时,校企共同开发优质课程促进师资队伍的双向流动,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师资队伍,企业专家可以担任兼职教师,参与课程教学和实践指导;学校的教师也可以到企业进行研修和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3 校企共同打造的国家级精品课

4 企业提供的实践案例

校企共建思政课程,面向企业实际生产流程,巧设案例、引入大事件、融情于景等方法进行教案设计;教师以身作则,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交融贯穿理论及实践教学过程。课前导入课程元素、课中融入思政元素、课后延展课程思政元素。

校企教学团队深刻理解和领会“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和“两个维护”的内涵要求,结合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工作流程,确定课程思政目标,课程思政内容,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相关教学文件。

5 校企共同打造思政课程 学生技能助力乡村振兴

2.开展企业生产项目实习

学生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为期半年或一年的实习,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参与项目,学生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还学会了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等软技能。此外,开展企业生产项目实习还让学生们更加了解行业动态和企业文化,为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6 企业实践工作现场

3. 共同培养人才

大疆无人机测绘工程师学院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例如,学院与某知名无人机运营商合作开展了“实景三维培训班暨慧飞无人机航空器驾驶培训班”,为企业培养了一批具备无人机飞行技术能力的专业人才。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7 实景三维培训班暨慧飞无人机航空器驾驶培训班

四、校企协同育人成效

大疆无人机测绘工程师学院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校企协同育人成效。一方面,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另一方面,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学院与某知名无人机制造商合作开展了“无人机编队飞行”项目,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同时,学院还与企业共同开展了多项科研项目和技术攻关活动,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8 学校实训基地

工程学院发挥平台作用,校企共同育人,培养一批积极创新创业的技能人才。企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指导参加“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工程师学院协同推进,在参赛项目的文本撰写、展示方案优化、演讲问辩训练、模拟答辩等环节反复打磨、不断完善,在实践中构建了团队培育、项目训练、成果展演等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助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素质提升,营造了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在学院的支撑下,我院获得17项殊荣,取得了该赛事的突破。

9 创新创业活动

五、企业参与合作成效

大疆无人机测绘工程师学院的企业参与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方面,企业通过参与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增强了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企业也得到了更多的人才储备和技术支持。工程师学院取得了显著成就。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升,获得了多项全国级和地方级竞赛的荣誉。

在技能竞赛方面,获得全国测绘技能大赛一等奖1个、全国虚拟仿真测图大赛特等奖2个、北京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工程测量(团体)赛一等奖1个,北京市测绘技能大赛“南方测绘杯”虚拟仿真测图大赛学生一等奖2个;创新创业大赛等方面,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一等奖1个、“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1个;在学生的个人成绩方面,学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5个;在学生创新素质方面,获得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北京赛区一等奖1个;其他技能竞赛创业竞赛获得二、三等奖7个。学生在大赛获奖总数方面表现卓越,获奖总数在全国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中位居前列。

图10 技能大赛获奖

六、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效

大疆无人机测绘工程师学院通过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一方面,学院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为首都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了人才保障;另一方面,学院与企业的合作也为首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为企业培养人才同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及首都经济建设发展,学生通过工程师学院平台参与到校企共同承担的国家重大项目,例如无人机**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师生25余人开展采集湘西十八洞村基础地理信息工作,为更好助力脱贫攻坚,特别成立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工作组,培养16位学生奋斗在助力脱贫攻坚第一线。

图11 湘西十八洞村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工作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期间,我校利用无人机航测技术开展冬奥会延庆赛区生态恢复指定区域基础遥感底图无人机数据采集工作。利用混合翼无人机、集群数据处理中心及模型建立分析软件开展研究,为冬奥会延庆赛区定量环境变化分析做出贡献。

以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工程师学院对接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新形势下城市智慧建设领域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趋势,针对产业“绿色化、信息化、智慧化”转型升级要求,以大数据、BIM、无人机等技术改造传统专业,把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