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主体作用案例:校企合作赋能人才培养,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
时间:2025-06-08
大疆无人机测绘工程师学院企业主体作用案例
团队依托测绘协会,整合资源,构建了行业协会、企业、研究院等多方参与的校企合作平台,成立了“测绘产业联盟”,在其指导下,与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业务涉及测绘、无人机系统研发、环境评估等十多个领域。
一、搭建双师培养平台,建立师资共培机制
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双师型”教师队伍。自2020 年起,团队与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人才互培机制,共同建立了“企业教师工作站”和“教师企业工作站”两个“双师”素质培养平台。一方面,我团队每年利用寒暑假安排专业教师到公司进行学习。教师深入企业,与企业零距离无缝对接,深入了解企业文化、掌握专业技术技能,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与生产水平。另一方面,行业一线的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生产实践经验丰富,是高技能人才培养难得的实践指导老师。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我院聘请公司高级工程师担任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使重点专业“双师”素质比例达到 80% ,聘任兼职教师担任专业课时数达到 40% 以上。此外,每年我团队还为公司的技术人员提供专业知识和测绘新技术培训。通过长期的合作,实现了双方人才资源优化配置、优势互补、互培共进,为行业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人力资源保障。
二、合建校内实训基地,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我团队与公司达成了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合作意向,我团队提供场地、投资采购检测设备,公司则提供检测资质和联系业务。在具体运行过程中,按照承担社会服务项目的要求与我团队教学需求进行建设,生产效益双方按比例分成。运行管理以公司人员为主,我院专业教师参与。这样,不但大大地降低我院实训室的运行经费,还为学院创造了一定的收益,更为学生提供了真枪实弹的实习机会,真正实现了“校中厂”的高职教育理念。通过引厂入校,双方资源共享,共同培养了一批无人机测绘岗位需求的专门人才,不仅节约了双方人才培养的成本,充实了研究院的设计队伍,还为其他用人单位院输送了一批优秀人才,各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适应性反映良好。
图1 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实训
三、利用工程建设平台,建立人才共育机制
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校企双方需要将人才培养目标、产业发展方向、岗位需求这三方因素结合起来综合考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着眼于提高学生综合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人才共育机制。 2020年以来,公司以在建工程为纽带与我团队双师型教师开展合作,共同承担无人机测绘项目和指导工程建设。在建工程设计运行模式以公司设计人员和我团队双师型教师为主要项目负责人,带领部分学生参与,将设计成果分解纳入日常教学。公司设计人员和我院双师型教师以工程任务为驱动,共同开发项目化课程,共同指导培养学生。真正实现了工学结合、产教融合,使学生所学内容与企业需求实现了零距离对接。学生在学习期间不仅获得工作经历,还可挣到实习工资,既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又有利于学生毕业后迅速适应工作岗位。
图2 外业实训指导
通过我团队与公司的校企合作实践,可以深切体会到,只有校企双方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找准双方利益结合点,才能在师资培养、人才共育、实习基地共建、职教集团组建等方面充分发挥各自办学主体作用,取得合作办学实效。在目前企业参与合作办学积极性不高的大环境下,校企双方要实现深入持久的合作,建立长效机制,还需政校企多方发力,做好文章。除了加快制定有关促进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校企双方要多从彼此需求的角度寻找利益结合点,特别是要从满足企业需求的角度,充分激励企业发挥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