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成果成效

智能安全法务专业群建设助力首都超大城市韧性发展

一、引言

“智能安全法专业群” 特高项目立项以来,专业群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按照“双向融合、四线贯穿”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基本原则,全面建成首善标准、高职特色、全国一流的安全法专业群为行动指引,紧密围绕“服务首都安全治理”核心目标,依托安全技术与管理、法律事务等专业群资源,构建了“政行校企”四位一体的社会服务体系。通过技术服务、职业培训、应急科普、对口帮扶等多元路径,形成了“专业赋能实践、服务反哺教学”的良性循环,在提升区域安全治理效能、强化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首都超大城市安全韧性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与智力支撑。

二、社会服务的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

(一)“政行校企” 协同机制深化

专业群以城市安全学院为载体,构建“ +多方向”学科交叉格局(1 研究所 + 4 专业 +“安全 +”多领域),并与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石景山区政府等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例如,成立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形成政府政策支持(如参与《石景山区“十四五”安全应急体系规划》编制)、行业标准引领(对接“1+X”证书制度)、企业需求驱动(校企联合开发课程标准)、学校技术落地的四方协同机制,确保社会服务与区域安全需求精准对接。

(二)专业化服务队伍能力提升

安全应急志愿服务队作为核心载体,依托“双师型” 师资优势(教师 100% 具备双师素质,培育国家及北京市安全生产专家各 1 名),构建 “校内培训 + 实战演练 + 专家指导” 能力提升体系。例如,邀请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专家开展讲座,强化队员应急处置能力;通过 “师生-社区-应急部门” 三方联动机制,累计开展安全知识培训 10 余场,覆盖 2000 余人次,实现服务专业性与规范性的双重提升。

三、社会服务的核心成效

(一)应急管理与社区治理的深度赋能

1.应急科普与演练的规模化覆盖

专业群累计开展社区安全知识讲座 10 余场,覆盖居民超 2000 人次,内容涵盖火灾逃生、防汛避险等技能。在石景山社区防洪应急演练中,团队设计全流程演练方案,模拟暴雨内涝场景,指导居民掌握应急疏散技能,相关经验被石景山区应急管理局纳入区域标准化模板,在全区 12 个社区推广。此外,为五里坨社区等老旧小区编制应急预案 3 部,组织实战演练 2 次,填补社区应急制度空白。

2.重大战略任务的技术支撑

专业群深度参与冬奥会、冬残奥会等重大活动安全保障,依托技术技能平台(如北京市电气安全技术研究所)提供安全督导检查服务。同时,为中铁十九局、首都机场等企业开展安全管理培训,累计培训 13046人天,培训合格率达 95%,助力企业事故隐患整改率提升 40% 以上。

(二)技术服务与职业培训的创新突破

1.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

专业群依托技术技能平台获得发明专利 2 项、实用新型专利 3 项、软件著作权 1 项,为阳泉煤业等企业解决技术革新难题 4 项,技术服务到款额达 260 万元。例如,在某工业园区安全风险评估中,运用智能监测技术结合法律合规审查,识别隐患 27 处,提出整改建议 15 条,实现隐患闭环管理。

2.定向化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面向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社区网格员等群体,开展“安全生产法律风险防控” 等定制化培训。例如,为区内中小企业举办专题培训班,融合安全技术与法律合规内容,培训300余人次,帮助企业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同时,对接“1+X”证书制度,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测评等职业技能培训,累计培训553人天,助力学员职业能力提升。

(三)对口帮扶与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

专业群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对口帮扶门头沟区清水镇小龙门村、西达么村,开展用火用电安全检查、法律宣教、灾后心理疏导等工作,入选“2022 年首都高校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在教育帮扶方面,支援新疆和田职业技术学院、青海玉树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师资培养、专业建设、课程资源共建等举措,助力西部职业教育发展,其中1名教师赴青海玉树担任职业院校管理职务,推动当地职教水平提升。

(四)国际交流与服务的双向拓展

依托“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专业群开发面向沿线国家的课程标准 3门,培养伊朗、土耳其等国留学生4名,培训阿根廷、泰国等国海外企业员工及政府官员553人天。例如,通过中文工坊、中赞职业学院等平台,输出“安全 +法律”复合课程体系,提升专业群国际影响力。

四、社会影响与示范价值

(一)政策与行业层面的认可

北京市应急管理局高度评价专业群 “校地协同” 模式,认为其为首都应急管理社会化提供了示范样本。石景山区政府将专业群纳入区域安全治理智库,邀请参与地方安全规划编制。此外,专业群承办北京市职业院校 “生产事故应急救援” 赛项,2 名教师担任国家级赛事裁判,以赛促教成果显著。

(二)教育领域的创新引领

自评报告显示,专业群创新 “双向融合、四线贯穿” 人才培养模式,将社会服务项目转化为教学资源,开发《安全法律风险防范案例教程》等教材 11 部,其中 1 部入选 “十四五” 规划教材。学生在服务中累计获得国家级技能竞赛奖项 8 项,包括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法律实务” 赛项一等奖,实现 “做中学、学中创” 的育人目标。

(三)基层治理的效能提升

通过 “安全应急志愿服务队 + 社区” 联动机制,石景山区居民主动参与安全培训的比例提升 30%,基层安全治理的群众参与度显著增强。专业群 “党建 + 应急” 育人模式被纳入北京市职业院校思政教学典型案例库,形成 “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区” 的安全传播效应。

五、结语

“智能安全法务专业群” 特高项目的社会服务实践,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深度参与社会治理的典型范例。通过三年建设,项目形成了 “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 的多方共赢格局,累计完成技术服务项目12项、培训超7000人次、获得知识产权5项,充分证明职业教育既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阵地,更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力量。未来,专业群将继续以 “首善标准”深化服务内涵,力争成为国内职业教育服务超大城市安全治理的标杆,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贡献职教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