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成果成效

全力构建“双向融合,四线贯穿”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方案研制过程

(一)深入调研与需求分析

在立项后的安全法务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研制初期,组建由教育专家、行业企业技术骨干、专业教师组成的调研团队。团队通过实地走访北京建工集团、北京燃气集团、北京地铁集团等36专业群共享合作企业,采取企业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深入了解产业发展现状、未来趋势以及企业对人才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要求,为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提供基础数据。同时,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收集其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职业发展情况以及对在校学习内容的反馈,明确现有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的差距。此外,调研团队还对国内外高水平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进行分析,借鉴先进经验,为方案研制提供参考依据。

(二)科学设计与多方论证

基于调研结果,以安全法务专业群专业群建设为核心,组织校内外专家、企业代表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明确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围绕产业需求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将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课程和职业素养课程有机结合。同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企业真实项目、生产性实训等内容,确保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合理。构建出三融四炼”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图1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三)动态调整与持续优化

考虑到产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人才培养方案并非一成不变。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定期收集行业企业的新需求、新技术、新工艺等信息,结合毕业生就业反馈和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及时调整和优化。当新兴产业出现对特定技能人才的需求时,及时在课程体系中增设相关课程或更新教学内容,确保人才培养方案始终与产业发展保持同步。例如:2024年消防设施操作员报名条件改革,专业群大三学生可报考四级消防设施操作员,人方案及时修订,针对考取该证书,设置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提升学生证书获取率,实现人均1本证书,为就业做准备。

二、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措施

(一)深化产教融合,共建育人平台

特高建设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在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积极与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建实训基地,邀请企业参与课程开发、教学实施和质量评价。例如,与企业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将企业的生产流程、操作规范、企业文化融入教学内容;26企业技术骨作为兼职教师走进课堂授课,同时,成立“贾群林”大师工作室学校每位教师深入企业实践锻炼每年30,实现校企师资双向流动,提升教学团队的实践教学能力。

(二)推进 三教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大力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通过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企业实践锻炼、技能竞赛等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鼓励教师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培养 双师型教师队伍,全部教师中持有注册安全工程师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在教材建设方面,开发校企 双元合作的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12,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材内容。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三)强化实践教学,培养职业能力

突出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构建 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能实训- 综合实践应用-创新实践拓展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训基地建设投入,完善实训设备和设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和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参与企业项目研发、技能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等,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课时数达到总课时的50%。同时,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实践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严格考核和评价,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效果

(一)学生职业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在专业技能方面,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专业核心技能,在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如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充分展示了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在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学生通过参与创新创业项目、企业实践活动,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能够快速适应企业工作环境。

学生大赛获奖情况明细表

赛项名称

获奖等级

颁奖单位

指导教师

教研室

1

生产事故应急救援

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铜奖

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教育部

陈秀珍

昌伟伟

安全

2

工业网络智能控制与维护

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铜奖

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教育部

许鹏、张明珠

电气化

3

工业网络智能控制与维护

北京市一等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张明珠

许鹏

电气化

4

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

北京市二等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魏路

安全智能装备

5

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之(电子设计、制造与智能控制的综合应用)2

全国二等奖-银牌

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

魏路

安全智能装备

6

生产事故应急救援

北京市二等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陈秀珍

孙珞

安全

7

生产事故应急救援

北京市二等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陈秀珍

昌伟伟

安全

8

工业网络智能控制与维护

北京市三等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张明珠

许鹏

电气化

9

第八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校级选拔赛-中职组

校级第一名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施志刚

岳贵杰

10

第八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校级选拔赛-中职组

校级第三名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谷晏

岳贵杰

11

第三届全国安防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人工智能训练师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

张明珠

电气化

(二)就业质量与社会认可度提高

由于人才培养方案紧密对接产业需求,培养出的学生符合企业用人标准,毕业生就业质量显著提升。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且就业岗位与专业的匹配度提高,进入行业龙头企业和优质企业就业的学生比例增加。同时,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色,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吸引了更多优质生源报考,形成了良性循环。 下图为2023届学生就业去向:

(三)专业群建设与社会服务能力增强

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推动了专业群建设水平的提升。通过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程体系,专业群内各专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得到加强,专业特色更加鲜明。学校依托专业群优势,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员工培训等,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服务能力。 2024年完成技术服务项目共计16.22万元。

2024年技术服务项目工作情况明细表

序号

项目名称 / 服务企业名称

到账金额

主持人

教研室

1

多维序列智能决策方法研究与开发

2万元

魏路

安全智能装备教研室

2

无人机操控员培训

11.22万元

岳贵杰

安全智能装备教研室、电研所

3

施耐德绿色低碳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开发课题研究

1万元

张明珠

电气化教研室

4

高职院校学生学业认知与就业偏好影响因素研究

2万元

谷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