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成果宣传推广

我校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朱元忠做客《职教中国》栏目 深入解读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变局与新机

222.jpg

5月4日,中国教育电视台《职教中国》栏目播出《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变局与新机》,我校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朱元忠作为受邀嘉宾,就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将给职业教育带来哪些改变?职业院校应如何抢抓机遇期,深化产教融合联动企业提升自身数字化能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所需技术技能人才等话题进行深入解读。

精彩回顾

111.jpg

您怎么看待目前出现的教育大模型?

随着教育大模型的推广、普及、应用,在教育领域也出现了很多大模型。我们学校前段时间也试用了科大讯飞的“星火”这样一款产品,它是一款通用的编程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编写完程序,提交到平台上,平台对代码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的优化,就像一个真正的程序设计老师,也像学生二十四小时的助教。这样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大幅度减轻教师在辅导学生编程过程中的工作量。所以,人工智能或者说教育大模型的出现,一定是积极正面的,它不存在咱们说的“死角”,关键是怎么去使用它,是我们要去解决好的一个问题。

另一方面,您刚才提到社会伦理,除此之外,还有隐私保护、安全等问题。教育大模型在进化过程中,需要大量数据。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知不觉你的数据就被拿走了。所以,怎么去保护师生个人信息,这是我们使用大模型,需要进一步关注的地方。

333.jpg


人工智能工具如何赋能教与学?

怎么让学生利用大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要拿现在行业里,工作、生活中的一些难题,去让学生找出答案。在这个过程中,他当然可以用Chatgpt或者类似的模型工具形成自己的方案,帮助他解决问题。这样一个过程,就锻练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利用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操作的能力。

444.jpg

人工智能大模型使用的一些培训、资源,还是非常丰富的,老师如果主动去适应这个形式,还是可以很快去应用到教学中。我们学校和多个人工智能的头部企业都有合作,他们的工程师会给我们学校的老师、学生讲课。

您站在学校的角度跟我们谈谈

如何与企业共同培育人才?

教育部在积极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建设,目的都是为了加快、加速、加深校企合作深度,让职业院校的学生真正面向企业需求。对于我们学校来讲,在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我们和商汤、百度还有科大讯飞都有深入合作,建设了科大讯飞的AI工坊,目前正在和商汤一起建设实训室和人工智能

教育部发布4项行动助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

对于政策落地,您有什么建议?

实际上,我们出了这样一个行动计划,还需要很多配套的政策去支持。比如师生共学AI,那用什么样的机制推动师生共学AI技术?如果没有一定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投入机制的匹配,我们的行动也落不到实处。所以在政策上,我觉得需要进一步的细化和深入推动的。